大家好,今天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艾灸什么穴位补肾的问题,于是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艾灸什么穴位补肾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艾灸哪个穴位提高免疫力最快?
艾灸哪个穴位提高免疫力最快
没有艾灸哪个穴位提高免疫力最快的说法,可以选择足三里、关元等穴位,作为保健要穴,通过艾灸,有一定提高免疫力的作用。
关元,为任脉上的穴位,为小肠的募穴。位于下腹部,前正中线上,脐中下3寸。具有健脾止泻、通利小便、升阳举陷(升提机体的阳气,以托举下陷的脏器)、益肾调经的功效。可用于治疗虚劳羸瘦、月经不调、尿频、腹痛、泄泻、不孕等。
足三里,为足阳明胃经的合穴,强壮保健要穴。位于小腿的外侧,犊鼻下3寸,位于犊鼻和解溪的连线上。具有强壮保健、健脾和胃、舒筋活络、消痈止痛、祛痰镇静的功效。可用于治疗虚劳羸瘦、胃痛、便秘、泄泻、下肢痹痛等。
注意过饥或过饱不宜艾灸,建议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艾灸。
本内容由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针灸科 副主任医师 李常法审核
点这里,查看医生回答详情
风湿艾灸需灸哪些穴位?
人不可能得风湿病!用艾灸对风痹,湿痹有治疗作用。
风湿病在《西医内科学》中这样定义:是指影响骨,关节及其周围组织,如肌肉,滑囊,肌腱,筋膜,神经的异质性疾病,甚至累及内脏器官。它是对这一类疾病的总称,而不是一个病名。所以说,我们是不可能得风湿病的,只能说,某人得的病属于风湿病的范畴。
解释完了西医对风湿病的理解,我们来看看祖国医学是怎么讲风湿病的。
额,这让我们怎么看呢?让压迫梨状肌为难的不是祖国医学怎么看风湿病的。而是祖国医学中没有明确的“风湿病”的病名,但在《黄帝内经》中有提到“风寒湿三气杂至,合而为痹”,也就是我想和大家一起讨论的“痹症”。它以肌肉,关节,筋骨等酸痛,麻木,重着,屈伸不利或关节灼热,肿大等症状为主要表现,和部分风湿病有相似的症状。且痹症包括脏腑痹和内脏痹。
所以我想问问题主想要问哪一种风湿病的艾灸治疗方法?且既然打算用艾灸治疗,还是要明确一下题主想要问的病有哪些症状,这样才能有的放矢。
“医者不明经络,犹人夜行无烛。”
艾灸作为中医一门独到的外治疗法,起效原理与经络密不可分,艾灸通过刺激穴位,把自己纯阳温热的能力传达至经络,再通过经络刺激到五脏六腑,各个器官,发挥作用。
艾灸为阳,湿气为阴;下雨天大家都见过的,地面潮湿一片,但是当太阳出来了,地面很快就干了。
艾灸是至阳之物,即是最好的祛湿之法。
艾灸取穴:
痛点(啊是穴),关元,中脘,气海,肾俞,命门,八髎,合谷,足三里,血海,丰隆,解溪,三阴交,涌泉。
1、关元穴
这个穴的位置在我们的肚脐下面大约三寸的位置,是一种具有很好养生以及强健身体功效的穴位。长期对这个穴位进行香灸,能够有效的调理气血,并且对于补肾固精也具有很好的效果。
2、中脘穴
位于人体上腹部,前正中线上,当脐中上4寸。在这个穴位进行香灸,能够有效的缓解胃部和肠道所出现的各种疾病以及症状,例如腹泻、腹痛、食欲不振、恶心、烧心、嗳气、目眩、耳鸣等等。
中医艾炙具舒筋活络,温中补虚,却风散寒之功效。风湿及类风湿。可对以下几个穴位进行艾灸。关元、气海、命门、神阙、肾俞、足三里、风门、风池、大椎等穴位进行艾灸。但须在有资质的中医针炙师的医院或诊所进行治疗。治疗期间须保意保暖,治疗处所室温在22度以上治疗效果更好。低于16度治疗效果差。
到此,以上就是对于艾灸什么穴位补肾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艾灸什么穴位补肾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